每次月经像渡劫?这种痛经可能是妇科疾病信号
治好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消失了
住院后,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朱利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配合积极的药物治疗,让小张逐渐恢复健康,子宫内膜异位症治好了,月经期疼痛也改善了许多。
原来,导致小张痛经的“罪魁祸首”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痛经叫做“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是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发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疼痛往往从经前持续至经后,逐渐加重。
与青春期常见的原发性痛经不同,继发性痛经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25岁以上),且是妇科疾病的报警信号。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之所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是因为本该生长在子宫腔的内膜组织“逃逸”到盆腔、卵巢等部位。这些异位的内膜同样受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出血,形成巧克力囊肿、盆腔粘连等病变,每次月经期都会刺激局部产生炎性疼痛。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精准清除异位病灶,配合药物抑制内膜异常增生,从根源上阻断疼痛产生的恶性循环,痛经自然就好了。
导致继发性痛经,还有这些“幕后推手”
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占50%以上)会导致继发性痛经外,还需警惕:
1.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起的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逐渐加重的继发性痛经和不孕。
2.盆腔炎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慢性炎症造成输卵管、卵巢粘连,常出现下腹痛,腹痛多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3.子宫畸形或肌瘤:有时会出现粘膜下肌瘤压迫宫腔,导致影响经血排出,从而出现下腹痛。
医生提醒,疼痛不是“忍忍就好”,盲目长期服用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25岁后新发痛经或痛经性质改变需尽早就医,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和妇科超声检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每次月经像渡劫?这种痛经可能是妇科疾...
28岁的小张是职场白领,这些年来,她每月都被痛经折磨得苦不堪言,... -
一周4天火锅,患上口腔癌?专家提醒
火锅是不少人的最爱,浓烈香料带来的丰富口感和热辣滚烫的满足感让... -
这种“红包”又痛又肿,硬挤真的很危险...
要说痛得印象深刻的皮肤问题,除了带状疱疹外,估计就是火疖子了。... -
一个方法,就能告别圆肩驼背、“富贵包...
一提到斜方肌,在很多人印象里总是负面满满,斜方肌大显背厚显胖斜... -
国家药监局:拟出台新政 助力高端医疗...
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 -
买药先验码、卖药必扫码!记住医保购药...
经络,网络,联络,脉络……一个络字,蕴藏着华夏文明对生命奥秘的...
- 每次月经像渡劫?这种痛经可能是妇科疾病信2025-04-02
- 一周4天火锅,患上口腔癌?专家提醒2025-04-02
- 这种“红包”又痛又肿,硬挤真的很危险!了2025-04-02
- 一个方法,就能告别圆肩驼背、“富贵包”!2025-04-02
- 国家药监局:拟出台新政 助力高端医疗器械2025-04-02
- 买药先验码、卖药必扫码!记住医保购药“六2025-04-02
- 【河北馨医录-非遗篇】国家级非遗·中医络2025-04-02
- 孩子有这几种情况,爸妈要警惕!2025-04-02
- 多所“双一流”高校扩招2025-04-02
- 教育观察:从高校“公开课”看AI时代浙江何2025-04-02
- 3月31日至4月3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活2025-04-02
- 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探讨弘扬教育家精神2025-04-02
- @毕业生 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 本金可2025-04-02
- 教育部:全球中文学习平台用户超1600万人 2025-04-02
- 教育部:到2027年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2025-04-02
- 全国2.8万所学校获赠百余万册科普读物:普2025-04-02
- 教育部:已支持建设30余项关键领域语料库2025-04-02
- 广西梧州:粤桂青少年共庆“三月三”2025-04-02
- 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 打造全链条创2025-04-02
- AI“复活”历史名人 触动大众文化“DNA”2025-04-02
- 湖南一高职学生工作室获行业青睐 企业提前2025-04-02
- 2025年度“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在鄂启2025-04-02
- 四川四部门联合发文:为学生提供24小时心理2025-04-02
- 全国1500余名语文教育同仁齐聚重庆 探索整2025-04-02
- 新疆兵团基层学校用上AI教室2025-04-02
- “代谢组学之父”在复旦大学阐述表型组医学2025-04-02
- 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举办2025-04-02
- 各地中小学改进体育教育 让年轻一代在运动2025-04-02
- 掌握这三招,与青春期“小哪吒”愉快聊天2025-04-02
- 安全“必修课”亮点多 来看各地中小学生学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