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就是“老花眼”?当心这些危险信号
“很多人以为老了看不清楚就是老花眼,其实是个常见误区。”农工党党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于静指出,老花眼不是病,而是眼睛看远近的调节能力随年龄退化的现象。通俗地说,是眼内“睫状肌”这根“皮筋”开始“偷懒”,让人们在看近处时,变得力不从心。
需要关注的是,许多严重眼病在早期常常披着“老花”的外衣出现。严重致盲性眼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便是其中一种,“这类眼病发生在视网膜中央的黄斑区,会损伤我们最重要的‘中央视力’,早期可能表现为患眼视物变形、视力下降、颜色异常,甚至在视野中央出现‘黑洞’。”于静提醒,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可能错失保住视力的关键时机。
白内障是另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眼病,它是晶状体逐渐混浊所致,由于视力下降缓慢,往往容易与“花眼”混淆。“白内障通常会表现为视力模糊、虚影,看东西像蒙上了一层雾,夜间眩光明显,颜色也会变得暗淡,或者怕光。”于静介绍。
于静提醒,“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视力,目前白内障手术技术飞速进展,手术时机的把握也比较灵活,大家千万不要等着白内障‘长熟了’完全看不见了才选择手术,这样不但会增加术中风险、影响术后恢复,还可能会带来很多复杂的术中术后并发症。”
与白内障相比,青光眼“杀伤力”更强。
开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隐匿性强,有些患者刚刚就诊就是中晚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则会表现一些前期症状:起初只是偶尔出现的轻度头痛、眼胀、视物模糊,容易被误认为眼疲劳,一旦房角完全关闭则眼压骤升,患者会出现头痛、眼胀、恶心、视力骤降、若未能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视功能。于静提示,“尤其是远视眼或眼球直径较小的老年人,在白内障发展过程中更容易诱发这种类型的青光眼。”
此外,“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需要特别注意。这些代谢性疾病会影响眼底微血管健康,可能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神经缺血等眼病。以上疾病均可表现为“看不清”“有遮挡”甚至“看不见”,若当成“花眼”不积极干预可能永久丧失视功能。
那么,如何区分是单纯老花,还是潜藏眼病风险?于静分享了一个简单的参考标准:老花的主要表现为看近不清,一般不影响看远处,远视力不会突然恶化。而一旦出现远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颜色变化等现象,应尽快就医,进行包括眼前节、眼底、眼压和验光等项目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即便最终确诊是老花眼,也不能掉以轻心。视功能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步退化,若能从日常做起,科学护眼,不仅可以缓解疲劳和干涩等不适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老花的进展。
比如,平时生活中可以进行看远、看近的交替训练,对保持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大有裨益。而眼保健操也并非“过时的老办法”,它可以刺激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等眼周特定穴位,从中医角度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对于缓解视疲劳、维持调节功能同样有效。
除此,热敷也是值得推荐的方法。于静建议,在工作、学习间隙,可以抽出5至10分钟,将双手搓热后,轻轻敷在眼周,或借助热水杯、茶水杯的蒸汽,轻轻闭眼或正常眨眼熏蒸,可以帮助缓解干涩疲劳,维持泪膜稳定,改善睑板腺功能,减轻眼部不适。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看不清就是“老花眼”?当心这些危险信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书、看手机会不自觉把手伸远,想看清一条... -
上海医疗卫生工作者走进学校:学生近视...
上海市疾控局方面11日介绍,2024年以来,上海开展健康副校(园)长制... -
中国团队联合破解细胞膜的“脆弱密码”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牵头联合美国罗格斯大学科研人员破解细... -
中新健康丨渐冻症治疗又有新突破:靶向...
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微信公众号消息,10日,一名43岁的女性患者在北... -
全国世界献血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深圳启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开展的2025年世界献血者日献血点亮生命之光... -
广东成立首个脑机接口研究病房
广东首家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11日在广州揭牌成立,该病房将围绕脑...
- 看不清就是“老花眼”?当心这些危险信号2025-06-12
- 上海医疗卫生工作者走进学校:学生近视率、2025-06-12
- 中国团队联合破解细胞膜的“脆弱密码”2025-06-12
- 中新健康丨渐冻症治疗又有新突破:靶向治疗2025-06-12
- 全国世界献血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深圳启动2025-06-12
- 广东成立首个脑机接口研究病房2025-06-12
- 这个让脑子变傻的事情,你可能每天都在干,2025-06-12
- 广西南宁举办乡镇卫生院急救示范点急救技能2025-06-12
- 用开水烫餐具到底有没有必要?附家用餐具消2025-06-12
- 「政策开放麦」六大政策升级助力商家大促增2025-06-12
- 《长安的荔枝》带火荔枝 吃多了真会得“荔2025-06-12
- 它,是可以吃的“心脏支架”!这样吃更好2025-06-12
- 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白内障︱科普时间2025-06-12
- 警惕!这7种食物不甜却让你血糖飙升,很多2025-06-12
- 浙江武义四出“梅花奖” 山区县成戏剧人才2025-06-11
- 北美票房:《星际宝贝史迪奇》夺周末票房三2025-06-11
- “非遗+”撬动消费市场 近九成受访大学生2025-06-11
- 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新生 以文惠民、交流2025-06-11
- 第78届托尼奖揭晓 音乐剧《也许美好结局》2025-06-11
- 数字时代,如何让中华典籍“跨山越海”?2025-06-11
- 《受到召唤·敦煌》开启全国巡演首登南京2025-06-11
- 沈福存艺术成就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缅怀其2025-06-11
-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志》在江苏扬州首发 传2025-06-11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5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2025-06-11
- 专家研讨闽南语音乐如何更好创新传承“走出2025-06-11
- “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2025-06-11
- 文化中国行|中外青少年北仓邂逅川剧魅力2025-06-11
- 广西首次为“刘三姐”建立文化档案并举办展2025-06-11
- 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2025-06-11
- 北京学者出新书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之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