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一片羽毛的240公里“迁徙”-全球视点

2023-06-06 06:13:58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从“外拓基地”到“内强总部”,省际合作让安徽宣城飘来“金羽毛”(引题)

一片羽毛的240公里“迁徙”(主题)


【资料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华 通讯员 施院生

阅读提示

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由安徽省宣城市和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两地合作共建,也是承接羽绒产业转移的平台,被列入安徽省首批18个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全国近一半的羽绒原料、羽绒制品从这里“飞”向各地市场。

从浙江杭州来到安徽宣城,安徽华英新塘羽绒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关水越发感觉自己“来对了”。

2022年4月,孙关水决定将“家”整体搬到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公司的规划布局也将宣城从最开始的“外拓基地”变成“内强总部”。

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由安徽省宣城市和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两地合作共建,也是承接羽绒产业转移的平台,被列入安徽省首批18个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小小羽绒,重愈千“金”。作为浙皖两省合作的样板,全国近一半的羽绒原料、羽绒制品从这里“飞”向各地市场。经240公里“迁徙”,一片羽毛把两地连成了“一家人”。

腾笼换鸟

“10条生产线全部启用,整个上半年的订单已经全部排满。”安徽华英新塘羽绒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关水一边忙着协调生产工作,一边安排销售团队外出拼抢订单。“去年我们的产值是13.5亿元,今年计划达到18亿元。”

2012年,因为产业调整的需要,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对辖区内的羽绒企业进行“外拓基地”创新尝试,安徽省宣城市在众多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作为新塘羽绒产业园内第一个在宣城整体落户的羽绒企业老板,孙关水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萧山园区的环境,已经不再适合企业扩大发展。与其死守,不如腾笼换鸟。”孙关水回忆说,新厂房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公司又恰巧接到一批新订单急需投产。当把情况反映到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后,不到一周就帮企业办好了各项手续,车间很快投入生产运行。

从2019年正式投产进行羽绒加工及羽绒制品生产,仅用了4年时间,华英新塘羽绒就完成了华丽转身。目前,华英新塘羽绒生产的产品远销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的供应商。在宣城“安家”的4年里,华英新塘羽绒纳税1.5亿元。

谈论羽绒的人多了

走进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会发现这里的企业老板大都说着一口浙江话。事实上,与孙关水有着相似经历的企业家,在产业园还有很多。目前,一期园区落户羽绒及相关企业已有24家。

“请在抖音搜索‘爱折腾的韩炬’,可以看到企业详细的产品介绍以及园区具体情况……”每当有参观者来到安徽企鹅羽毛有限公司,产业园管委会工作人员总会这样卖力“推销”。

2019年,在羽绒行业深耕近30年的韩炬也选择从萧山来到宣城,并成立安徽企鹅羽毛有限公司。

直播带货、直播现场充绒制作、线下加盟……企业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元的经营理念。

安徽企鹅羽毛有限公司直播电商运营经理肖凯说:“直播带货等形式不仅扩大了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同时也让宣城‘新羽都’的名片越飞越远。”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进驻产业园,作为宣城泾县人的肖凯感受到一些明显的改变,“自己对电商运营的理解更深刻了,身边谈论羽绒的人也多了。”不仅如此,他还认为,羽绒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家禽养殖、羽毛收集等众多上下游行业增收。

“园区鼓励我们羽绒企业转型发展电商新业态,在宣传和推介上作了很多努力,让我很受感动。”目前,韩炬在各个平台的粉丝数量已超过100万。

他感慨地说,通过为企业提供各项精准帮扶,宣城给出了自己最大的诚意,真正实现了“一站式”的保姆服务。

抓住“金羽毛”

“空中无毛飘,河边能垂钓”。用这句话形容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的环境状况可谓恰如其分。

发展羽绒产业似乎绕不开环保问题。在该产业园内,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循环系统,经企业污水处理中心处理后,95%的回用水可以在车间内循环使用,尾水和固废集中到羽绒园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尾水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后经景观河“返回”生产企业,固废则被加工成营养有机肥。

园区的贴心服务与办事效率既是企业留下来的理由之一,也是当初产业园落地宣城的重要原因。除了具有区位优势、供地能力等“硬”条件上的优势,宣城还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等“软”条件上下功夫。

“环保、消防、招工……无论什么问题,无论什么时间,只要在微信群里说一声,马上有人出来解决。”萧山区新塘街道办事处驻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的工作人员说,这也让他们感到当初来此的决定是正确的。

记者了解到,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的合作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宣城与萧山区新塘街道曾签订协议,宣城搭建平台,从土地、人才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萧山区新塘街道则负责规划、招商等工作。双方分工明确,互惠互利,合力吸引优质企业和产业项目落户。

“羽”化成“金”。曾有人这样形容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这种说法并非毫无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总产值33.9亿元,出口4025万美元。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内企业已有14家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企业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建设羽绒博物馆1处、检测中心1处、展览馆两处、参观走廊1处,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25项。

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数字经贸局局长朱之尧说,“我们一定会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抓住这片‘金羽毛’,让其在宣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