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卫生巾:是护佑女性健康 还是交“智商税”?
广东天气湿热,女性更易受阴道炎困扰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曾诚主任医师介绍,阴道炎是育龄期及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疾病,发病时会出现白带异常、异味,尿频、尿急、尿痛,性生活不适等症状,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果感染加重,导致炎症上行,甚至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脓肿及不孕症。
不同年龄段女性易患的阴道炎类型有所不同,育龄期女性多以细菌性、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为主,围绝经期或老年女性则易患萎缩性阴道炎,多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而引发。
广东湿热的天气使得此类炎症性疾病在立春后发病率有所上升,女性若外阴局部防护不当,如未及时更换内衣裤及卫生巾,就容易感染外阴炎、阴道炎。
反复发作事关“秘密花园”微生态失调
女性的“秘密花园”有自我保护机制,维持着稳定的酸碱平衡和菌群平衡,也就是所谓的“阴道自洁作用”。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秘密花园”局部菌群失调,就容易引发炎症。曾诚介绍,对于阴道炎反复发作的女性,阴道局部菌群失调是一个常见原因,临床医生会针对引起阴道炎病原体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可以用甲硝唑、或奥硝唑等药物,霉菌性阴道炎则可以用克霉唑、制霉菌素等),与此同时,还会给予益生菌口服或局部给药来辅助治疗。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益生菌概念在女性护理领域被广泛应用,益生菌卫生巾应运而生。商家宣称益生菌卫生巾能够通过释放益生菌,调节阴道微生态,预防阴道炎等疾病,吸引了不少女性消费者购买。
益生菌仅限于辅助或协同作用
从医学角度来看,目前尚无大样本的临床证据资料证明益生菌卫生巾对阴道炎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曾诚表示,益生菌对于阴道炎的作用仅限于辅助或协同作用,无论是口服益生菌还是使用益生菌卫生巾,都不能作为治疗阴道炎的主要手段。此外,外用的益生菌卫生巾很难保证益生菌的活性和数量,以及其能否真正到达阴道并发挥作用,其实际效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尽管存在争议,但益生菌卫生巾依然受到不少女性青睐,这背后有多种原因。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女性对私密部位的护理意识增强,愿意尝试新的护理产品来预防疾病,益生菌作为近年来的热门健康概念,给人一种天然、无害、有益的印象,使得女性更容易接受益生菌卫生巾这类产品。此外,益生菌卫生巾的价格相对较高,也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追求心理。
如何科学看待益生菌卫生巾?“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它或可以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益处,但不能过度依赖其预防和治疗阴道炎等疾病的功能。”曾诚建议,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换内裤、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正确使用卫生巾等,这才是预防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的基础。若出现阴道炎等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建议进行规范治疗,而不是单纯依靠益生菌卫生巾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益生菌卫生巾:是护佑女性健康 还是交...
在女性健康备受关注的当下,益生菌卫生巾作为一种新兴的女性护理产... -
月经提前是卵巢衰退征兆?专家详解!
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月经提前是卵巢衰退的征兆。这是真的吗?广... -
新国标即将实施 卫生巾选购必看
2024年6月,国家发布新版卫生用品强制性国标,为女性健康再添防线,... -
长期口臭可能是你的身体在“求救” 三...
有些人表面光鲜亮丽一张嘴却让人退避三舍尤其在晨起、空腹时口臭问... -
多领域应用 人工智能为健康服务注入新动力
多领域应用助力提升临床诊断和药品研发效率人工智能为健康服务注入... -
一觉醒来突然确诊“荔枝病”!网友:还...
又到了荔枝上市的甜蜜季节果肉晶莹,口感清甜让人忍不住一颗接一颗...
- 益生菌卫生巾:是护佑女性健康 还是交“智2025-05-31
- 月经提前是卵巢衰退征兆?专家详解!2025-05-31
- 新国标即将实施 卫生巾选购必看2025-05-31
- 长期口臭可能是你的身体在“求救” 三步教2025-05-31
- 多领域应用 人工智能为健康服务注入新动力2025-05-31
- 一觉醒来突然确诊“荔枝病”!网友:还有这2025-05-31
- 最佳运动时间不是“天刚亮”,更不是“临睡2025-05-31
- 被称为“碳水拦截者”“嗨吃不怕胖”的白芸2025-05-31
- 天津构建全周期儿童健康服务体系 “心理守2025-05-31
- 国家卫健委:我国儿童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2025-05-31
- 国家卫健委:加强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防控2025-05-31
- 专家: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重点在于预防2025-05-31
- 如何判断孩子睡觉睡得好不好?专家这样说2025-05-31
- 专家:预防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长要2025-05-31
- 出游拍照这些“雷区”千万别踩2025-05-31
- 无糖食品不含糖,多吃不会胖……是真是假?2025-05-31
- 旅客将14万现金遗落在高铁上 三种找回方法2025-05-31
- 中新健康丨专家:肿瘤防治中“防”是核心基2025-05-31
- 古人防疫有多硬核?端午节竟是“中国最早的2025-05-31
- 广东试点“疫苗处方” 把预防接种融入日常2025-05-31
- “痣”长错地方可能危及生命 尤其要注意身2025-05-31
- 吸烟一点都不酷 @青少年 对第一支烟说不!2025-05-31
- “毒五月”记住这4个字,让你身体安康、一2025-05-31
- 中新健康|品味传统粽香,守护健康“食”光2025-05-31
- 淘宝《宝贝经验告诉她》:跨越时空的“经验2025-05-30
- 专家学者探讨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2025-05-29
- 教育部: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2025-05-29
- 张桂梅把心爱的“宝贝”,捐给了国家博物馆2025-05-29
- 复旦大学为120周岁庆生 校长:要为人的创2025-05-29
- 《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4》在长春发布2025-05-29